家庭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

 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0-10-20
摘    要:
   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,体现父母双方在孩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,孩童的成长发展,会受到父母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。对于有自闭症儿童的家庭,对家庭教育有着更高要求。基于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,从其家庭类型、及其家庭教育特点作出简要分析,并阐述家庭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积极作用影响,在此基础上,提出提升家庭教育积极作用的有效性策略,以此提高家庭教育成效,推动自闭症儿童恢复进程。

    在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,自闭症儿童教育,是社会正面临的一大难点课题。家庭教育,在正常儿童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,因此,其在自闭症儿童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,则不言而喻。家庭教育与自闭症儿童往后的生活质量直接相关,在自闭症儿童恢复过程中,家庭教育的意义重大。这要求父母认识到家庭作用重要性,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过程中,要明晰自身所处位置,从而保证心态,规范行为,积极配合恢复治疗。
 
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概述
 
(一)家庭类型
    自闭症儿童除少数先天性之外,大都是在后天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,这主要是受到家庭教育偏位或缺失影响。从家庭类型层面分析,自闭症儿童家庭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类。
1. 单亲家庭
    在社会快节奏发展过程中,离婚率不断上升,单亲家庭数量与日俱增。这类家庭往往缺乏人力、物力资源,同时,家庭教育也存在着严重缺位现象,父亲、母亲或是父母双方对孩童成长教育持放弃态度,甚至怕非议,而将孩童关起来,不管不顾,也不让出去,保持长期“囚禁”状态。孩童在此种没有关爱、长期压抑、支离破碎环境下成长,心中的郁闷情绪,无法得到疏导排解出去,内心逐渐变得敏感而封闭,从而产生心理疾病,形成自闭症。
2. 农村家庭
    从自闭症儿童现状来看,很大一部分自闭症儿童,出生于农村家庭。在农村,由于农村群体对自闭症等心理疾病认知程度较低,对自闭症疾病的病因及症状不甚了解,而认为“自闭症”儿童仅仅是说话推迟,等孩童长大一些,自然就开口说话了,于是采取放养式教育,也不进行咨询式诊断,耽误自闭症儿童治疗时期;而有的自闭症儿童生来自理能力差,农村家庭难以负担起治疗费用,就直接置之不顾,导致自闭症儿童无法得到有效恢复治疗。
(二)家庭教育特点分析
    在面对自闭症儿童时,由于认知水平与心理状态存在差异,不同家庭表现出的态度,以及所采取的应对措施,存在着较大差别,有三种较为明显的集中表现。
1. 不知所措
    在得知孩童在患上自闭症后,部分家长陷入恐慌,心理状态极为悲观,盲目将孩童康复希望全然寄托于康复机构。而当孩童遇到困难或是出现问题时,缺少教育耐心与合理方法,往往采取暴力方式予以教育。可以说,在孩童行为恢复方面,这类家庭教育以回避、退让方式为主,较为消极。
2. 焦虑不安
    在得知孩童在患上自闭症后,也有些家长比较关心重视,心态较为急切,搜集各种自闭症儿童如何进行恢复信息,且积极地将孩童带到较为正式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,但是在一定程度上,教育方式缺少合理性,轻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,或是直接忽略了家庭教育,最终也只是徒于奔波,耗时耗力却收效甚微。这类家庭教育较为积极主动,但教育方式合理性缺失,忽略了家庭教育在自闭症儿童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性。
3. 积极合理
    较少家长在得知具体实情后,心态较为积极,并且采取康复教育方式较为合理,康复训练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。一面,陪同孩童到康复机构进行早期恢复训练,而另一面,也对家庭教育予以重视,不在乎外人非议与眼光,父母双方且协同其他家人,共同进行恢复教育,耐心地从小事着手,关注内心变化,助力其健康成长。
 
二、家庭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积极作用

    于社会来讲,家庭是其组成单元;而于孩童来讲,家庭是其成长的第一环境。在对自闭症儿童实施康复治疗期间,存在不少家长因工作“奔波”,甚至“放弃”,致使自闭症儿童错过最佳诊断治疗时机,原本能得到恢复或改善却只能迟滞感知,始终处于低认知水平状态。从本质上来讲,家庭教育,对自闭症儿童成长尤为重要,早期且及时的介入治疗以及家庭教育,对自闭症儿童恢复意义重大。
(一)提供持续性教育康复
    基本社会化,是自闭症儿童恢复正常的关键性指标。在其社会化成长过程中,行为、意识、情感等社会要素的恢复不可能一蹴而就,也并不能在一年半载内得到有效解决,而是一个长时期、持续性的恢复过程,甚至可能要相伴终生。在孩童成长早期,父母与其朝夕相处,接触最多也最为了解。这种情况下,实施优良家庭教育,能够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持续性教育康复。
(二)支持社会化情感需求
    在自闭症儿童基本社会化过程中,其关键性难点在于攻克社会情感障碍。这要求家庭教育支持自闭症儿童社会化情感需求,给予其更多更足的关心与爱护,通过高密度、高强度的情感传输,营造友好情感氛围,在自闭症儿童长时期处于这种温馨环境下,持续地进行感知、接受熏陶,从而提升恢复成效,加速恢复进程。

(三)创设和谐化家庭环境

    在康复机构方面,其所提供的恢复环境较为特殊,小、陌生且短暂。当孩童完成训练并回到家庭中,需要对其进行家庭教育,这时候,父母创设一个和谐化的家庭环境,以此支持孩童恢复,以及基本社会化。要在家庭环境中发现孩童行为、情感、意识等方面的问题,并有所针对地进行引导,不断学习、进步,从而将问题逐个解决,逐渐适应家庭环境,进而实现机构训练往社会生活上迁移。
 
三、提升家庭教育作用的有效策略

(一)改善家庭关系构建和谐环境
    自闭症属心理疾病,相较于正常儿童,自闭症儿童内心更为敏感。所以,父母在对其进行家庭教育时,应通过改善家庭关系,来构建和谐化家庭环境,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。在自闭症儿童恢复期间,不能将其以异样态度来看待,更不能当着孩童面直接争吵,更应注重家庭环境的营造,这是父母在实施家庭教育时,应深入思考并时刻注意的地方。另一方面,在进行家庭教育时,要认识到自闭症儿童恢复是一个长时期、持续性过程,所以一定要有耐心,在较长时间内没看到实际恢复效果时,父母要学会调节心态以及情绪,尽可能地避免家庭环境中出现负面等不和谐因素,以免孩童形成执拗性格、封闭心理,要构建起和谐化环境,来助其树立起健康心态。
(二)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自理能力
    实际上,不少自闭症儿童,只是在人际交往等社会性方面存着不足,但在意识、行为层面表现较为正常,可父母却认为实际情况较为严重,而将其以异样眼光看待,这不利于孩童健康成长,其教育效果往往适得其反。因此,在孩童成长期间,父母应用正常眼光对待他们,给予其适度的自由活动空间,促使其提升自理能力。诚然,在孩童进行自我尝试过程中,父母应保持适当的耐心,不要过于急躁、过于保护、代而为之,应强化引导作用,不断鼓励其形成独立自主能力。
(三)鼓励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
    自闭症儿童要正常恢复,就要实现基本社会化,使其行为、情感、意识等社会要素维持正常。这就要求父母在给予情感支持、自主行为恢复的前提下,摆正心态,摈弃外在偏见及质疑,鼓励其进行更多、更频繁的社会交往。在孩童今后成长发展过程中,不要固步自封的切断其社会交往,而要保持积极心态,尽可能地让其接触更多同龄人,并且多陪同,去接触大自然,放松、愉悦心情。在一定程度上,父母对待家庭教育的态度,会对孩童心理变化产生影响,所以,父母应摆正心态、保持平和、积极乐观、多鼓励、多开导。
 
摘自:知网
作者简介: 陶婧(198.07-),女,汉,江西省南昌市人,本科,助教,研究方向:法学。;